發布時間:2018-03-16 來源:www.bqs54.cn作者:創客匠人閱讀:0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運營新媒體成為商企趕超潮流的重要舉措。比如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都成了企業樹立形象、建立品牌、推廣產品的重要工具。新媒體之戰其實就是粉絲之戰,新媒體營銷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獲取高質的粉絲。那么如何運營公眾號才能留住老粉、增加新粉呢?本文跟介紹五個運營策略。
擁有互聯網平臺思維
如果你想吸引更多粉絲的關注,那么你就必須有滿足粉絲各種價值需求的能力。一個優質的自媒體平臺,必須擁有眾多優秀的作者提供優質的內容,才能吸引眾多眼球和關注度。就像一個電視臺一樣,如果想提高收視率,它就必須去引進更多精彩的節目和電視劇,才能收獲觀眾。這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平臺思維,它是一種開放、共享、共贏的思維。
而對于一個公眾平臺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持續輸出優質的文章。因為我們存在于一個信息泛濫、信息碎片化嚴重的時代,經過整理的優質內容很容易得到青睞,因為你不僅幫讀者節約了時間,還向他們輸送了有價值的內容。羅輯思維公眾號就是平臺思維模式的典型代表,它基本上不自己產出文章,但公眾號的用戶體量卻異常龐大。
擁有分享意識,進行資源運作
當粉絲數越來越多的時候,平臺上的這些粉絲就會變成資源,資源當然就可以拿出來交換和變現。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粉絲經濟。粉絲經濟是以粉絲帶動流量收入,提高公眾號的粘性,增加粉絲的數量,間接地帶動一些線上產品交易,帶來盈利收入。
如果一個平臺的資源非常豐富,但它僅供自己平臺使用不可外傳,這樣平臺所發揮的影響力是會被限制的。換言之,如果平臺里的資源可以被平臺的里的粉絲所有,這樣就相當于打造了一個平臺利益共同體,那么這個平臺的使用價值和影響力就會變大。
把讀者當作顧客,做好“售后”
首先我們來弄清楚兩個概念,讀者和顧客。什么是讀者?讀者簡單來說就是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的受眾。讀完以后,讀者和作者是不需要保持任何關系或者聯系的。但顧客不一樣,顧客購買商品后,商家必須要和顧客保持聯系并且要對它賣出去的商品負責。有人說,新媒體時代沒有顧客只有讀者,這顯然是沒有認清這兩個概念的邊界。
簡而言之,前者不需要保持和維護任何關系,而后者則需要始終保持聯系。如果想通過公眾號平臺實現變現,那么就要把平臺輸出內容的受眾也就是讀者變成顧客,而且要花心思在怎么留住顧客上,只有顧客才能給我們帶來價值,創造利潤。
打造多個媒體傳播渠道
要保證粉絲穩定增長,必須擁有多個有價值的輸出渠道。想利用互聯網獲取粉絲,以前那種亂發廣告、論壇發帖的方式已經失效了。所以一個平臺,想要源源不斷的獲取高質量的粉絲,最好就是為自己的平臺準備一些高價值的推廣渠道。
重視人脈關系鏈的傳播
新媒體中人脈鏈傳播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它把每一個粉絲變成傳播的載體,粉絲不僅是觀眾還是傳播者,這樣的傳播影響力是無法想象的。粉絲管理將運營落到了具體的地方。如果你的內容被一位具有10萬粉絲的行業意見領袖分享了,這次傳播帶來的影響將是原來的10倍甚至更多,因為你無法判斷分享你內容的粉絲所擁有的粉絲數。
在瞬息萬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唯一的生存方式就是適應變化。唯有在實踐中形成自己的運營方法論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