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20 來源:www.bqs54.cn作者:未知閱讀:0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教育也隨之興起,它的未來出路在哪?可以確定的是,只有確立互聯網教育核心目標?,構建完善的頂層設計和生態戰略,破壞混亂落后的生態體系和商業基因,重新構建一個新的生態體系,互聯網教育行業才能迎來真正意義上的變革。
一、利用互聯網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最大化覆蓋
優質教育資源最大化覆蓋是互聯網教育的核心目標,重在用互聯網思維解決中國教育長期以來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回歸教育本真,也是一個全新的教育思維和實踐范式。未來,必須堅決摒棄舍本逐末、華而不實的“技術思維”創新,緊盯“核心目標”,圍繞教育云平臺進行大力創新和建章立制,構建全方位的核心價值體系,方能適應未來互聯網教育的總體發展改革需求。
二、打造互聯網教育的核心入口
一個行業要因為互聯網去變革,一定是出現標桿性的入口級平臺。這樣的產品不是眼下熱議的智慧教育、未來課堂、教育大數據等,而是基礎應用平臺的統一化和標準化。應重點圍繞“三通兩平臺”中應用屬性較強的網絡學習空間、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和網絡課堂等平臺,在理念、產品、技術等方面大幅重構,形成一個核心入口,逐步實現教育領域全要素的互聯,使互聯網教育的推進更加精準。
教育資源平臺建設重在理念重構。從平臺建設理念和機制上重點突破;統一標準。通過“替換法”資源建設機制,即每類資源可自定義數量,未來建設資源實行舉全省之力優劣“替換法”建設,可及時淘汰劣質過時資源,把最優質的資源沉淀到平臺中,解決體制內多年來資源建設的弊病,可做到省級部署、全國匯聚,依托構建可永久使用的資源建設長效機制;也可對各類企業資源進行強力清洗,為開展在線教育、自適應學習、電子書等工作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網絡學習空間要回歸本質屬性。網絡學習空間應打造成為一個優質教育智慧、思想、信息、資源層層匯聚和精準分發的入口,將知識傳播做為核心要素,形成一站式學習場所,使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快速得到最具價值的學習內容。師生空間重在發揮名師、專家的思想匯聚和引領作用,讓每一份最優秀的教育論文、教學設計、教學心得、反思實踐、預習、作業、試題、閱讀等得到最大化傳播,適度弱化自媒體和社交屬性;家長空間要注重區域連接、校內外連接,與家庭教育進行無縫對接,融入到教育教學改革整體框架。同時,須打造各級各類專業學習群,組織行業權威專家引領規模傳播,細分人群精準覆蓋,逐步擴展為一個全民終生教育學習場所。
打造開放連通的網絡課堂生態平臺。應重點圍繞體制內開展的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在線開放課堂等加大合作力度,開發或形成統一標準的應用環境,打通地域屏障,實現無障礙對接和各類終端開放接入,快速實現體制內在線教育常態化,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最大化覆蓋和共享。
三、多種措施相配合構建生態閉環
1、媒體思維作為引領戰略:要把媒體思維作為互聯網教育變革的焦點思維,將各類教育網站、網絡校園電視臺完全重構,一體化建設,形成“全媒體生態圈”;與個人網絡學習空間實現直通和互聯,優質信息資源層層匯聚,高度共享,跨區域覆蓋。匯聚最優秀的教育理念、最適合的教育實踐、最先進的教育成果,最實際的教育產品等進行精準推送、規模化覆蓋,大幅減少在推進過程中的盲目創新和低效實踐,逐步形成統一化標準化的發展生態,使創新真正落到實處。同時,不斷弘揚教育正能量,塑造教育新形象,打好媒體攻堅戰,逐步根治教育各種亂象,助推教育回歸本真。
2、服務驅動作為發展理念:企業要牢牢樹立服務驅動的發展理念,在服務融合上重點突破,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成立專業化服務聯盟,從傳統“項目式”服務轉變為專業“駐地式”服務模式,為當地教育部門、師生、家長提供統一、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要切實扎根當地教育部門一線,與教育教學完全融合到一起搞服務,做最熟悉教育的企業服務團隊,解決教育部門的后顧之憂。依托服務驅動產業規模,拓寬盈利渠道,打造“多贏”生態。
3、全員傳播作為運營體系:教育部門要從“全員制造”轉向“全員傳播”,讓每一個參與者從優質資源的“建設者”變成“傳播者”,將最優質的教育信息、資源和智慧進行精準化、人性化、規模化、最大化傳播作為云平臺核心運營體系,使每一位學習者都能及時得到最專業、最優質的學習內容和資源,大大減輕師生家長負擔。同時,為應對自媒體時代下網絡垃圾信息漫延,要摒棄低效無用的內容制造和傳播,營造綠色純凈的網絡學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