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23 來源:www.bqs54.cn作者:創匠說閱讀:0
2017年末微信小程序中的"跳一跳 " 游戲風靡了整個微信圈,帶火了“用完即走”的小程序。隨著麥當勞、耐克廣告接連上線,“跳一跳”商業化之路開始運作。而以“跳一跳”為代表的小程序生態正逐漸被微信激活。2017年上半年,美麗聯合集團(美麗說、蘑菇街)CEO陳琪面臨一個關鍵決策:要不要進入線下?要不要渠道下沉?陳琪想獲得更多來自三四線以下的用戶,但微信小程序讓陳琪徹底放棄了進入線下的想法。2017年6月23日,加入了購買功能的“蘑菇街女裝精選”小程序上線,在此后4個月,蘑菇街獲得了6000多萬用戶,其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來自三四線以下的用戶。
微信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小程序的用戶有19%來自三線城市,31%來自四線及以下城市,即來自三四線以下的用戶超過了一半。“我要開多少店才能接觸到這些用戶啊!”陳琪表示。在過去一年里,像蘑菇街這樣在短時間內獲得千萬級用戶的案例比比皆是。小程序的第一批嘗鮮者已迅速嘗到甜頭,收割了紅利。在2018年1月15日的微信公開課上,小程序首次公布了誕生一年來的關鍵數據:日活1.7億,上線58萬個,開發者超過100萬,第三方開發平臺超過2000家。
小程序目前主要有五大類:零售、電商、生活服務、政務民生和小游戲。
小游戲于2017年12月28日上線,由于時間較晚沒有被納入統計。作為小程序的子類目,小游戲將是小程序的下一個發展重點,為微信打開巨大的游戲市場。據相關數據顯示,自1月下旬以來,游戲類已占據榜單前十名的5-6位,其中微信自主開發的“跳一跳”小游戲自上線以來高居第一位。在微信的組織架構中,小程序團隊隸屬于微信開放平臺,這個平臺旨在幫助各類合作伙伴使用微信的能力,包括使用微信賬號注冊登錄、微信支付、微信分享等。在這樣的架構下,小程序好比一個內部連接器,把微信開放的不同能力整合起來。公眾號和小程序是不能對標的。”微信開放平臺團隊解釋道,“公眾號的產品能力是沉淀用戶的,如果可以對標的話,應該把H5和小程序放在一起。”
微信開放平臺基礎部副總經理胡仁杰稱,小程序加載的速度比H5快20%-30%,“小程序擁有微信原生的一些能力,我們可以賦予它更好的體驗,更快的速度。H5不是基于微信基礎開發出來的,所以在體驗上有很大的區別。”小程序是一個針對線下場景設計的應用,微信在發布最初對準入門檻和導流都設置了限制,也沒有開放明確的“入口”,開發者們都摸不著門路。被稱為“現象級產品”的小程序在發布不久后便進入了沉寂期,上線短短一個月,從眾望所歸到普遍看衰,一時冰火兩重天。改變發生在去年3月27日,小程序一口氣開放了6個新能力,包括面向個人開發者開放(降低門檻)、公眾號和小程序新增三種連接方式(導流)、兼容線下二維碼(增加入口)等。自此,克制的小程序進入了瘋狂的開放模式。在10個月內,小程序發布了32次、100多個能力開放,相當于一周半就更新一次。
不斷地開放,讓小程序“復活”了。
美麗聯合是首批拿到小程序開發權限的200多家企業之一,最初就拿蘑菇街做了個粗糙的模型,選了一些比較好的內容放進去,權當小程序是個展示渠道。去年4月,微信小程序進行了8次更新,開放了數十個新能力。這讓美麗聯合重視起來,用了23天重新打磨產品,成為微信小程序生態中第一個電商小程序。憑借著拼團、直播、立減金三大玩法,蘑菇街拉開了社會化電商的新模式。回憶起過去一年的開放速度,胡仁杰說:“我們的部門叫開放平臺基礎部,我們工作在于開放,所以是把整條命都交給合作伙伴了。我們自己沒有產品,只有讓生態做起來,我們才有活的空間。”
陳琪看來,微信也是受益者。“微信一直是用戶場景驅動的產品思維和邏輯,所以我們不斷為它提供電商的用戶場景,過去大半年蘑菇街拿自己當小白鼠,投入資源、時間和精力,把微信小程序電商這樣一個場景推出來了。”陳琪透露,美麗聯合在微信小程序上的投入超過了1億元。小程序本身沒有粉絲留存,因此關鍵指標是留存率,也就是用戶的回訪率。2017年12月28日,微信對小程序進行了入口改版,有人稱其為“歷史性的跨越”——在首頁增加了小程序任務欄,用戶可以通過下拉的動作喚出任務欄,打開最近使用過的小程序,或者進行管理。有統計稱,目前小程序的各類入口已累計超過60個。
張小龍對“入口”的說法很不以為然,這不符合微信作為“去中心化平臺”的理念。他開了一個玩笑:喚出小程序任務欄后繼續下拉,除了能看到頂部的小程序,在最底部可以看到一行小字,“這不是入口^_^”。關于產品理念,張小龍有句名言:用完即走。其實還有后半句,“走了還會回來”。“跳一跳”上線后,張小龍看到了一條讓他特別開心的評價:跳一跳有毒,想把它給卸載了。“但卸載不掉它,因為也無需安裝。”張小龍說。小程序的克制可能是一個“誤會”。張小龍對小程序很有耐心,甚至刻意讓它先冷后熱。經歷了公眾號時代的種種,張小龍感到害怕,“我們特別害怕提出一個新的概念,這個概念被炒得很火,有一堆人說這是風口,這是一個絕對不能錯失的機會,想盡一切辦法把它變成一種被透支的流量,然后它就掛掉了。”
張小龍不希望小程序“被催肥”,但肯定要“肥”起來。最關鍵的是,小程序的存在不僅為了把微信變成工具之王,或者革掉App的命,它的生命力在于線下,在于實體,或者說就在于所有真實的物。“我們為什么這么看好它?在我們看來,小程序代表了一種表達方式。未來萬事萬物可能都包含信息,所有的信息都需要用某一種方式被人觸達,跟人溝通,小程序剛好是這樣一種信息的組織方式,或者說是一個信息的載體。所以小程序最終的目的不光是在線上玩一個游戲或者獲取一個服務的信息,對于線下的場景,它就代表了我們所能接觸到、所能見到的任何事物背后的信息,以及對于背后信息訪問的方式。這是我對小程序更為抽象的一種表達。”張小龍如是說。
微信有了近10億用戶,這是連接人的部分;而通過小程序,微信可以連接物。未來,小程序會成為萬物互聯的一個協議嗎?微信會成為連接萬物的入口嗎?想象空間一下子被拉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