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6-22 來源:www.bqs54.cn作者:創客匠人閱讀:0
現如今有關付費的知識與日俱增,付費頻率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人扎堆知識付費,想要分走其中的一塊蛋糕。當一個行業逐漸走向成熟,勢必會淘汰跟不上時代的產品,知識付費也是如此。想要不被討厭就需要搞清楚,它的風向在哪里,那么問題來了知識付費的下半場將往哪走?
知識付費其實就是將知識轉化為有價值的課程,為特定人群提供服務;有人需要這方面的知識自然就愿意付費,跟傳統購買商品無異,只不過它的商品是知識而已。知識付費的主要通道是手機app和平臺網站,傳統的線下付費學習從概念上來講不屬于知識付費的范疇。所以下半場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內容頭部化,IP成主戰場
只有內容具有專業性和獨一性,才能得到更多用戶的青睞;因此優質的ip勢必會遭到用戶的哄搶,流量也將更多的向頭部傾斜,平臺方爭奪優質IP也會成為未來知識付費領域的主戰場。知識性網紅的網絡孵化,把線下專業人士轉化包裝為線上知識大V,并通過營銷和推廣進而完成后續知識產品開發。
2、助推社交平臺與直播平臺入場
由于IP的特征,知識付費將比傳統意義的在線教育更強調社交化和互動性。知識付費中,個人IP的塑造與內容同等重要,社交媒體成為IP知識平臺外主要傳播渠道,社交媒體粉絲轉化為知識付費訂閱者,知識付費媒體從文字轉化為聲音和影像。即時、高頻的互動能夠給用戶更好的學習體驗,也更符合用戶學習的心理預期。帶有互動性的授課式直播將是知識付費體驗最好,最有潛力的方式。社交平臺和直播平臺將成為知識付費的新入場者。
3、內容生活化,逐漸向中小城市下沉
目前,知識付費受眾人群需要從北上廣等大城市逐漸向二三線城市下沉,年齡由就業后三年的職場新人向更廣的終身學習、生活服務、綜合咨詢發展。生活類、健康類、母嬰類、教育類可能會成為新的機會,面向人群會更加豐富,例如面向青少年、老人、專業內部人群的知識付費平臺會逐漸出現。知識服務將不再局限于北上廣深,并且與本地的其它教育與培訓資源相結合。在大型城市,知識付費替代的是咨詢公司和行業分享會,而在二三線城市,原有的機場讀物、暢銷技能書、區域性教育機構,都將會被更為落地的知識付費服務所取代。
知識付費走上風口不是偶然,需求端特定人群的消費動力、供給端以“內容”為核心產業的發展、相關技術的應用成熟共同助推了行業井噴。
1、需求端:中產階級的買單意愿空前強烈
中產階級作為知識付費的主力軍,其對市場的貢獻毋庸置疑。重視知識教育,又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追求生活質量與個人提升。作為知識付費市場的早期受眾,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也將依舊是這一市場的主體用戶和最大貢獻群體。對于目前國內中產階級的數量估算大都保持在2億-3億的區間內,且這一群體規模呈逐年擴大的趨勢。
2、供給端:以“內容”為核心的文創產業走入成熟期
內容產業急速膨脹導致行業上升路徑收窄過快、B端收入向頭部聚集,同時部分領域KOL內容服務價值點未完全挖掘釋放。行業整體亟需拓展變現出口的大環境中,主要面向C端收費的知識付費模式應時發展。
3、技術基礎:碎片化小額支付空前成熟
移動支付的空前發展讓全場景碎片化小額支出成為可能,市場消費者天然地對碎片化小額支出缺乏敏感度。龐大C端基礎外加內容直接變現的商業模型,讓知識付費這一娛樂時代的非主流也上了車。